在《我的世界》中建造全自动养牛场是提升农场效率的重要玩法。通过自动化流程实现饲料投喂、挤奶、繁殖全链条管理,玩家可节省大量时间并快速积累资源。本文将详细讲解从基础搭建到高级优化的完整指南,包含实用技巧与避坑要点。
【基础准备与场地规划】
选址需选择光照充足且靠近村庄的区域,确保电力供应稳定。建议采用1:3的矩形布局,外围设置石质围墙防止动物逃逸。地面铺设松木栅栏形成牛群活动区,同时预留30%面积作为饲料储存仓。关键设备包括:自动化喂食器(3x3结构)、红石压力板门禁系统、斜坡式挤奶台(需搭配南瓜块装饰)。
【核心流程搭建步骤】
饲料自动投喂系统
在牛群活动区外围搭建三面墙,内侧设置可升降的投料口。使用红石粉连接漏斗与储料仓,配合红石 comparator 实现定量投喂。建议配置两套储料仓形成备用机制,防止意外断料。
挤奶自动化装置
采用多层结构设计:底层为漏斗组收集牛奶,中层设置带压力板的挤奶台,上层连接牛奶储存桶。关键要点是使用熔岩盆作为加热装置,确保挤奶效率。每头牛每日可产4-6格牛奶,建议设置自动转储机制。
繁殖调控技术
在繁殖区设置两块压力板触发装置,当牛群数量达到10头时自动开启繁殖通道。使用红石门禁控制繁殖区入口,配合TNT延时装置制造交配环境。建议每批繁殖保留3对种牛,其余幼崽用于生产循环。
【资源循环优化技巧】
粪肥回收系统
在牛群活动区边缘设置漏斗收集粪便,通过传送带送入肥料合成机。配置3台合成机形成三级处理,最终产出骨粉。该系统可使肥料产量提升40%,同时减少资源浪费。
电力供应优化
采用三重供电方案:村庄供电接口(基础需求)、太阳能板阵列(日间补充)、熔岩发电机(夜间应急)。建议在熔岩池上方搭建多层储水罐,利用重力势能转化为电力。
防动物破坏机制
在围墙外侧设置三重防线:首先用石质栅栏阻挡普通动物,其次埋设尖刺陷阱,最后在关键区域设置红石警报门。当检测到入侵者时,系统自动播放警报音效并触发防御机制。
【高级玩法与扩展应用】
自动化升级路径
从基础喂食器(1.0版)逐步升级至机械臂投喂(2.0版),最终实现AI智能调控(3.0版)。升级过程中需注意红石线路的兼容性改造。
多场景应用拓展
雪地牧场:在寒冷区域搭配冰块生成器,维持牛群健康
海岛牧场:使用珊瑚礁搭建漂浮牛舍,搭配海洋生物资源循环
地下城牧场:配置地牢陷阱系统,实现资源自动运输
资源产出最大化
通过设置分级挤奶站(普通/精英/王者牛),使单头牛产奶量提升至8格/天。结合繁殖加速装置,牧场年产量可达200万格牛奶。
全自动养牛场的核心在于构建闭环生产系统,通过红石机械实现资源自动流转。基础搭建需重点考虑电力供应与空间利用率,中期优化应侧重资源循环效率,高级阶段可探索特殊环境适应性改造。关键技巧包括:合理规划牛群活动半径(建议不超过15格)、设置双保险电力系统、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维护升级。该玩法不仅提升资源获取效率,更培养玩家的工程思维与系统设计能力。
相关问答:
如何解决牛群不繁殖的问题?
答:检查繁殖区是否满足2公1母条件,确保压力板触发装置正常工作,必要时使用TNT制造交配环境。
牛奶产量不足如何调整?
答:检查熔岩加热装置是否正常工作,优化挤奶台压力板灵敏度,增加备用储料仓容量。
电力供应中断如何应急?
答:启用熔岩发电机模式,确保储水罐水位高于熔岩池,同时检查太阳能板清洁度。
如何防止牛群逃逸?
答:设置三重防护:石质围墙+尖刺陷阱+红石警报门,关键区域建议配置熔岩喷泉屏障。
肥料产量低怎么办?
答:检查漏斗收集效率,确保粪便输送带无堵塞,升级肥料合成机至三级处理模式。
牧场占用空间过大如何优化?
答:采用立体化设计,设置多层牛舍与垂直传送带,合理利用地形落差减少平面面积。
如何检测红石线路故障?
答:使用红石粉测试笔逐段排查,重点检查压力板连接点与漏斗出口处的信号传输。
是否需要定期清理牛舍?
答:建议每72小时进行一次清理,使用骨粉加速分解粪便,配置自动清理传送带可减少人工干预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