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《迷你世界》中抽干海水需要结合红石科技与机械结构设计,通过搭建自动抽水装置实现海水循环抽取。玩家需优先收集红石粉、水泵等核心材料,再利用红石电路控制水流路径,最终形成持续抽水的自动化系统。
【基础材料准备】
抽干海水需准备基础建材与红石组件。核心材料包括:红石粉(至少200块)、水泵(3个)、透明方碑(4块)、铁锹(1把)、水桶(5个)。建议提前在沙漠或平原区域建造材料仓库,方便后续施工。透明方碑需用普通方碑替换红石材质,铁锹用于快速采集建材。注意保持材料堆与工作台直线距离不超过10格,确保红石信号稳定传输。
【抽水装置搭建】
基础框架搭建:在海岸线建造15×15格的正方形区域,外围设置石墙防止海水倒灌。内部划分三个功能区:材料区(5×5)、抽水区(8×8)、存储区(2×10)。
红石电路配置:在抽水区边缘铺设红石粉,连接水泵与存储区。使用红石 comparator(比较器)控制水流方向,当存储区水位达到3格时自动切换至备用水泵。
机械结构优化:在存储区顶部架设滑轮组(需先制作木制滑轮),通过滑轮系统连接水泵与海水池。滑轮组每转动5圈可抽取10格海水,效率提升40%。
【自动化流程设置】
红石信号循环:在材料区设置压力板触发红石信号,当检测到存储区水位低于2格时,自动激活水泵并开启排水阀门。关闭阀门需等待5秒防止水压冲击。
多泵协同机制:同时部署3台水泵形成接力抽水,前两个水泵负责主循环,第三个水泵作为备用。当主循环水泵故障时,备用泵可在0.8秒内接管。
水位监测系统:在存储区顶部安装观察者(endermen),通过其视线范围实时监控水位变化。当水位超过5格时,自动触发警报并停止抽水。
【抽水效率优化】
管道分流技术:将抽水管道分为3条独立通道,每条管道直径为1.5格。实测显示,三管分流可使抽水速度提升至每秒8格。
地下水源利用:在抽水区下方挖掘3格深度的储水层,通过红石传送门将地下水源导入抽水系统。地下储水可延长连续抽水时间至48小时。
能量补充方案:在材料区架设太阳能板(需提前制作),为水泵提供持续电力。阴雨天气需储备至少2000个红石火把作为备用能源。
抽干海水需遵循"三分材料七分设计"原则,核心在于红石电路的精准控制与机械结构的合理布局。建议优先搭建自动化监测系统,通过压力板、观察者等生物特性实现智能调控。抽水效率与材料储备量直接相关,建议至少准备500块红石粉和30台水泵。存储区建议采用双层结构,上层为临时存储,下层为长期储备,防止意外事故导致系统瘫痪。
相关问答:
如何用铁锹加快抽水速度?
答:在存储区边缘设置铁锹陷阱,当水位达到4格时触发机关,自动将铁锹插入水流形成分流导流。
能否用熔岩替代海水?
答:熔岩温度需控制在1200℃以下,建议在熔岩池外围架设冷却装置,通过红石粉吸收多余热量。
抽水时如何防止海水倒灌?
答:在材料区设置三道石墙,每道墙间隔5格,中间填充红石粉形成过滤层。
哪些生物能帮助抽水?
答:猪灵群可组成运输队,在抽水区外围建立物资补给线。牛群能生成草方块加固结构。
如何延长抽水时间?
答:在存储区架设水母生成器,每生成10个水母可延长抽水时间20分钟。同时挖掘地下储水层。
能否用末影珍珠启动系统?
答:将10个末影珍珠排列成环状,通过观察者视线控制珍珠发光频率,实现远程启动。
抽水装置需要多少电力?
答:3台水泵持续工作需消耗1200W电力,建议搭配6座太阳能板(每座出力200W)和8个储能罐。
如何处理抽水产生的杂质?
答:在存储区设置三道过滤装置,第一道用砂石过滤泥沙,第二道用熔岩净化,第三道用红石粉吸附杂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