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参赛资格基础要求
学校资质认证
参赛高校需经《英雄联盟》职业联赛(LPL)官方或授权机构审核,具备独立承办电子竞技赛事的资质。高校需签署赛事安全责任书,承诺提供符合国家体育总局标准的竞赛场地及医疗支持。
队伍构成规范
每支队伍须由5名在校生组成,且满足以下条件:
主力选手与替补选手比例1:1
队伍成员需为同一高校全日制在校生
签署《反作弊承诺书》确认无职业选手身份
学生身份验证
报名时需提交以下材料:
在校学生证扫描件(需含有效期证明)
教务处出具的学籍状态证明
选手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
二、报名流程与审核机制
分阶段报名制度
分为三个报名窗口:
初选阶段(每年9月1日-15日):提交队伍基础信息
复审阶段(10月1日-20日):提交选手完整资料
终审阶段(11月1日-10日):现场审核设备与场地
交叉审核机制
采用"三级审核"体系:
高校学工处初审(核实学籍)
省级电竞协会复审(资质核查)
LPL官方终审(设备合规性)
三、赛事阶段准入规则
分区预选赛
需在指定高校完成:
技术测试(验证选手操作水平)
纪律考察(模拟赛场突发状况处理)
团队协作评估(小组对抗赛)
联赛准入标准
晋级正赛需满足:
小组赛阶段胜率不低于60%
无任何选手出现游戏违规记录
队伍设备通过LPL认证(需配备官方认证赛事主机)
四、违规处理与处罚条例
赛事禁令分级
处罚措施分三级:
黄牌警告(首次违规扣除赛点)
红牌停赛(累计2次违规取消资格)
永久禁赛(涉及舞弊等严重违规)
替补选手机制
违规选手可申请由高校推荐替补:
需在赛前72小时提交申请
替补选手需通过同强度技术测试
每支队伍每年最多接受1次替补更换
五、团队建设与备战策略
赛事专用设备要求
强制配备清单:
官方认证电竞显示器(144Hz刷新率)
LPL赛事用耳机(带独立音频通道)
认证比赛主机(需贴有赛事编号标签)
常规训练建议
每周训练计划:
周一/四技术分析会(研究版本强势英雄)
周二/五战术推演(模拟不同赛制环境)
周三/六实战对抗(邀请省级战队进行友谊赛)
六、赛事违规红线
禁止操作清单
明确禁止以下行为:
使用外挂类软件(包括修改版客户端)
联盟战网账号异地登录
赛中使用非官方语言交流
紧急处理流程
出现违规时需立即:
立即停止游戏并保存系统日志
30分钟内向裁判组提交情况说明
1小时内完成选手身份复核
高校《英雄联盟》全国联赛通过严格的资质审核、分级处罚机制和专业化设备要求,构建起完整的参赛管理体系。赛事采用"学校审核+协会监管+官方认证"的三级准入模式,既保障了赛事公平性,又维护了高校电竞生态的健康发展。参赛队伍需重点关注的三大核心要素包括:学籍验证时效性(提前3个月准备)、设备认证周期(需预留15天)、违规记录追溯机制(所有操作均留痕)。
问答精选:
Q1:跨校组队是否允许?
A:仅限同一高校学生,特殊情况需提供教务处出具的联合培养证明。
Q2:设备认证费用由谁承担?
A:参赛高校需统一采购认证设备,费用可纳入年度体育赛事预算。
Q3:如何查询违规处理进度?
A:通过赛事官网"违规记录"模块查看,需使用报名时绑定的学工号登录。
Q4:外省参赛的交通补贴标准?
A:按实际参赛天数发放,每生每天80元,需提供高铁/机票凭证。
Q5:替补选手的学籍验证要求?
A:需在高校教务处办理转专业手续,并重新提交学籍状态证明。
Q6:赛事期间是否允许商业赞助?
A:仅限官方指定赞助商,需通过LPL商业合作部审核后方可进行。
Q7:如何获取最新版赛事规则?
A:每年8月15日起,官网"规则更新"板块会发布修订版文件。
Q8:违规记录对保研的影响?
A:严重违规记录将纳入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》考核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