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防御属性构成与基础计算
防御属性百分比由基础属性与装备加成共同构成。物理防御=(物理防御值/物理防御上限×100%)×装备防御加成系数,法术防御同理。例如某英雄基础物理防御为200,装备提供300点防御加成,则总防御值为500/物理防御上限×100%×1.3(假设装备加成系数为1.3)。注意不同装备的防御类型转化规则,如反伤刺甲物理防御转化率70%,永夜守护法术防御转化率100%。
二、装备防御系数与选择策略
防御装备系数直接影响属性转化效率。基础装备如红玛瑙系数1.2,抵抗之靴1.1,冰霜法杖1.3。高阶装备如魔女斗篷1.4,不祥征兆1.35。优先级建议:前中期选择红玛瑙+抵抗之靴,后期根据敌方输出类型补魔女或反甲。特殊装备如永夜守护可同时触发物理/法术防御,系数叠加计算。
三、英雄防御定位与适配装备
坦克型英雄(如张飞、白起)防御属性占比建议35%-40%,需堆叠基础防御装。战士型英雄(如铠、赵云)防御属性占比25%-30%,侧重穿透与爆发。法师型英雄(如王昭君、甄姬)防御属性占比20%-25%,重点提升法术防御。例如白起前期出抵抗之靴+红玛瑙+冰霜法杖,后期替换不祥征兆+永夜守护。
四、属性克制与反制技巧
物理爆发型英雄(如李白、马可波罗)需堆叠法术防御,系数计算公式为:敌方法术防御值/(英雄基础法术防御+装备法术防御)×100%。法术输出型英雄(如貂蝉、诸葛亮)需关注物理防御转化,合理选择反甲或碎星锤。特殊机制如鲁班七号的穿透效果,需额外计算15%物理防御减免。
五、实战应用与属性平衡
对线期防御属性占比建议25%-30%,侧重红玛瑙+抵抗之靴快速成型。团战阶段提升至35%-40%,根据局势更换防御装。属性平衡公式:总防御值=(基础防御×0.7)+(装备防御×0.8)+(铭文防御×0.6)。例如某英雄总防御值需达到4500以上,需配置红玛瑙+冰霜法杖+永夜守护+铭文双防8级。
核心观点:
防御属性百分比是动态计算值,需结合装备系数、英雄定位、敌方输出类型进行综合评估。基础防御占比30%,装备加成占比50%,铭文占比20%。核心技巧包括:1)前期快速成型防御装选择 2)中期属性克制针对性调整 3)后期装备系数最大化 4)特殊装备的穿透转化利用 5)属性平衡公式精准计算。
常见问题解答:
Q1:防御装优先级如何排序?
A:抵抗之靴>红玛瑙>冰霜法杖>永夜守护>不祥征兆>魔女斗篷。
Q2:如何计算穿透装备的防御转化?
A:物理穿透=(穿透值×0.7)+(装备基础防御×0.3)。
Q3:坦克英雄如何应对法术爆发?
A:主升冰霜法杖,后期补魔女斗篷+永夜守护。
Q4:属性克制公式如何应用?
A:敌方法术防御值/(英雄基础法术防御+装备法术防御)×100%>50%时需针对性提升。
Q5:防御装更换时机如何把握?
A:敌方控制技能>3秒时换永夜守护,物理爆发>1000时换反甲。
Q6:属性平衡公式具体参数?
A:总防御值=(基础防御×0.7)+(装备防御×0.8)+(铭文防御×0.6)。
Q7:特殊装备的防御系数?
A:永夜守护物理/法术防御各+150,系数1.3。
Q8:防御装对线期配置建议?
A:抵抗之靴+红玛瑙+冰霜法杖,后期替换永夜守护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