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自豪的说过这样一段话:“在250码距离万箭齐发的威力,是美国南北战争以前在同等距离内任何步兵投射武器所望尘莫及的。”
丘吉尔话中所指的正是中世纪英格兰的特色武器—长弓。长弓由紫衫木制造而成,长度5-6英尺(1.5-1.8米),箭长3英尺,最初是半游牧的威尔士人的武器,13世纪,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在征服威尔士后,开始在全英推广长弓。
经过改良后的长弓,有效射程达到250码(228米),每分钟可发6-10支箭,使得原本占尽优势的中世纪骑士在从天而降的箭雨面前无处遁形,厚重的铠甲不但起不到保护,反而成为累赘。
显然,英国长弓的大规模应用,成为较早对骑士造成致命威胁的步兵武器,正是凭借这次军事变革,英国在对阵法国重骑兵的战斗中多次完胜对手,制霸中世纪西欧。长弓也因此被欧洲人称为中世纪欧洲两大“超级武器”之一。
而与此同时,在遥远的东方古国中国,也有一种超级武器得到了大规模应用,这就是弩。弩由于是利用机械原理发射箭簇,所以射程更远、杀伤力更强。到了宋朝,弩成为独立作战单位,这是因为宋朝缺战马,只能靠步兵来对抗彪悍的辽、金乃至后来的蒙古骑兵,这和同期的英格兰步兵面对法国重骑兵冲锋的境况非常类似。
史载:“(宋军)多设强弩,及遇贼布阵,万弩齐发,贼无所施其技”。到后来,宋朝还研发出射程超300米的神臂弩,甚至还有射程超500米的床弩。宋辽澶渊之战时,正是宋军用床弩超远距离射死了辽军主帅萧挞凛,才迫使辽军罢兵。
在枪炮应用之前,弩无疑是冷兵器时代的制霸武器。那么同样是封建时代(中世纪)的“大杀器”,中国弩和英格兰长弓究竟谁更胜一筹呢?
国外网民对这个话题也很好奇,有人就曾发问:为什么中国军队喜欢用弩,而没有研发出中世纪英国人使用的长弓呢?有位老外大言不惭的分析说,是因为长弓对身高和体力有要求,中世纪长弓手都是巨人,身体强壮,而中国人身高平均比欧洲人矮10-20厘米,所以用长弓不切实际。
但其他老外的评论就出现一边倒的情况了。接下来就依惯例,翻译一部分老外的评论(评论内容太多,有节选):
1、因为中国人的弩在很长时间内比欧洲的好太多,中国弩有良好的触发器,不易磨损,装填速度快,而长弓在欧洲的应用主要是因为欧洲没有好弩。
2、中国人当然也用复合弓,它在作用和力量上与长弓类似,但是中国自古人口规模大,将农民训练成合格的弓手成本太高,而弩只需要瞄准即可,不需要太多的肌肉力量。
3、英格兰研发长弓主要是用来穿透骑兵铠甲的,而中国的弩长期以来都可以成功射穿铠甲,并且不需要额外训练,没有必要再去发展长弓。
4、你有弩了时是不需要长弓的,正如你有了火枪后不需要弩一样。
5、中世纪英格兰主要以围困战为主,面对防御工事和静止的人,长弓非常有效,但中国的许多战争都是在马背上或移动的营地中完成的。(秦皇汉武注:长弓只能由步兵定立发射,而弩却可以实现骑射)
显然,其他老外的评论对于那位自认为是“因身高问题无法使用长弓”的老外而言,是很扎心的。当然,秦皇汉武在这里还要额外补充一句:欧洲人身高超越我国,那也只是清朝中期以后的事,美国建国时成年男子平均身高是1.67米,瑞典士兵的平均身高也不过1.66米,而宋朝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也在1.66米。
所以,所谓的身高问题导致古代中国没有使用长弓,根本站不住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