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7月,《第五人格》手游迎来首款跨作品联动合作,与日本经典动漫《进击的巨人》展开深度联动。此次合作不仅推出角色皮肤、主题地图和专属剧情,更在玩法机制上融入了“巨人围栏”“飞艇救援”等创新设计,成为当时玩家社群的热议话题。本文将详细解析首度联动作品的背景、玩法特色及实战技巧。
一、联动背景:为何选择《进击的巨人》?
《第五人格》作为沉浸式竞技手游,自上线以来持续探索跨圈层合作。2019年正值《进击的巨人》动画连载十周年,其世界观中“人类对抗巨人的生存法则”与《第五人格》的“追捕与逃脱”核心冲突高度契合。官方宣布联动时,同步释出宣传片,画面中艾尔迪亚弓箭手与艾伦耶格尔的联动角色登场,引发玩家对剧情还原度的期待。
二、联动内容全解析
角色与皮肤设计
联动推出艾尔迪亚弓箭手·阿尔敏和巨人耶格尔·艾伦两款新角色。阿尔敏的皮肤“无垢守望者”以深蓝色为主色调,武器和技能特效强化了“守护者”属性;而艾伦的皮肤“进击之翼”则通过红色斗篷与金色巨人碎片设计,凸显其矛盾身份。玩家可通过限时活动获取角色碎片,或使用联动主题金券兑换皮肤。
主题地图“马莱围城”
地图以《进击的巨人》中马莱城为原型,新增“巨人围栏”机制:监管者可召唤巨型铁丝网封锁区域,玩家需在30秒内破坏围栏逃生。地图中隐藏“巨人残骸”道具,拾取后可短暂免疫追击,但会吸引更多监管者注意。
联动专属玩法“飞艇救援”
玩家需在倒计时内通过飞艇撤离战场,期间需躲避“飞艇残骸”和“巨人投影”陷阱。监管者则可通过“巨人触手”干扰玩家操作,若触手成功命中玩家,将直接导致其坠毁。
三、实战技巧与策略
监管者侧:围栏控场与触手预判
利用围栏分割地图,迫使求生者进入狭窄区域。
触手释放前会有0.5秒蓄力动画,可提前预判其弹道轨迹。
马莱围城中“钟楼”区域视野最佳,优先清理高威胁玩家。
求生者侧:道具搭配与撤离路线
阿尔敏携带“金丝雀”可干扰监管者视角,配合“巨人残骸”道具实现反追击。
飞艇救援阶段需优先拾取“滑翔伞”,在触手范围内利用伞具延长生存时间。
避免在“飞艇残骸”密集区逗留,此类区域易触发群体击倒效果。
四、联动活动与奖励机制
限时任务与成就系统
完成指定场次(如监管者存活10局)可解锁“巨人觉醒”成就,额外奖励联动头像框。
双角色全皮肤兑换
集齐8枚碎片可兑换阿尔敏与艾伦的联动皮肤,碎片可通过日常任务和活动奖励获取。
特殊道具“巨人之瞳”
玩家通过参与活动积累积分,可兑换“巨人之瞳”道具,在特定地图中解锁隐藏剧情片段。
五、联动对游戏生态的影响
此次合作首次将“立体机动装置”机制引入《第五人格》,其核心设计参考了《进击的巨人》中“立体机动装置”的防御逻辑。例如地图中新增“钟楼”建筑,求生者可在此建造简易防御工事,而监管者需通过攀爬装置接近目标区域。这种机制平衡了双方对抗节奏,成为后续版本优化的重要参考。
【核心信息回顾】
《第五人格》首度联动为《进击的巨人》,时间为2019年7月,包含阿尔敏、艾伦两款角色及马莱围城地图。联动新增“巨人围栏”“飞艇救援”等玩法,监管者需利用触手控场,求生者应掌握道具搭配与撤离时机。活动奖励涵盖全皮肤、头像框及隐藏剧情,对游戏机制创新与跨圈层合作具有里程碑意义。
【常见问题解答】
《第五人格》第一次联动动漫是什么?
答案:2019年7月与《进击的巨人》展开跨作品联动。
联动期间推出了哪两位新角色?
答案:艾尔迪亚弓箭手·阿尔敏和巨人耶格尔·艾伦。
马莱围城地图的核心机制是什么?
答案:新增“巨人围栏”和“飞艇救援”玩法,倒计时内需完成撤离。
监管者如何预判巨人触手的弹道?
答案:触手蓄力时有0.5秒动画提示,需提前锁定玩家位置。
求生者如何在飞艇救援阶段延长生存时间?
答案:拾取“滑翔伞”道具,结合“巨人残骸”实现反追击。
联动皮肤兑换需要多少碎片?
答案:阿尔敏与艾伦需分别收集8枚碎片,或使用金券兑换。
联动新增的“钟楼”建筑有什么作用?
答案:允许求生者建造简易防御工事,限制监管者攀爬路线。
活动期间如何获取“巨人之瞳”道具?
答案:通过累计积分兑换,解锁隐藏剧情片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