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招募令旨在为具备专业竞技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的选手、教练及运营人员搭建职业发展平台。核心要求涵盖个人技能、团队适配性、职业素养三方面,重点选拔具备高爆发操作、战术执行力和持续学习能力的电竞人才,同步提供系统化训练体系与职业晋升通道。
一、基础资格与职业素养
1.1 选手选拔标准
操作能力:需达到省级以上电竞赛事前30%水平,单排胜率不低于65%
位置适配:明确分路专精(打野/中单/射手/辅助/对抗路)
熟练度要求:掌握至少3个版本强势英雄,熟悉野区节奏与地图资源分布
设备配置:自备专业电竞设备(机械键盘/高刷新率显示器/专业外设)
资格认证:持有国家体育总局电竞等级证书(需C级以上)
1.2 教练团队要求
经验门槛:三年以上职业战队执教经历
数据分析能力:熟练使用OBS赛事回放系统与BP策略分析工具
教学资质:持有WESG教练认证证书
战术创新:需提交过至少5套原创战术方案
二、团队协作与战术执行
2.1 阵容搭配原则
位置平衡:双核+双辅的5-2-3阵型适配版本需求
选手性格匹配:定期进行MBTI职业性格测试
跨语言沟通:国际战队需通过英语口语等级考试(B2以上)
2.2 战术执行规范
预判能力:要求准确率不低于80%的团战预判
资源分配:建立个人经济面板与团队资源共享系统
应急方案:制定3套以上逆风局应对预案
三、训练体系与职业发展
3.1 培训机制
每日训练时长:不少于8小时(含战术复盘)
周期安排:分为基础强化(1-2月)、专项突破(3-6月)、实战模拟(7-12月)
设备支持:配备专业电竞训练室与AI模拟对战系统
3.2 职业晋升通道
选手路径:青训营→预备队→一队(需完成3次以上省级赛事)
教练路径:助理→主教练→战队经理(需带队进入LPL前八)
运营岗位:新人运营→资深运营→区域负责人(需三年以上赛事运营经验)
本招募令构建了完整的电竞人才培养闭环,通过量化指标与系统化训练体系,确保人才选拔的专业性与成长持续性。特别强调设备标准与资质认证的硬性要求,避免"速成选手"现象。职业发展通道设计兼顾选手、教练、运营三方向,形成人才生态链。团队协作机制注重性格测评与语言能力,为国际战队储备打下基础。
【常见问题解答】
Q1:非职业选手是否有机会进入青训营?
A:需通过模拟赛系统(日均3局)达到青训营基准线(胜率55%+关键数据达标)
Q2:教练团队如何参与培训?
A:每月参加WESG教练学院线上课程,完成20学时认证培训
Q3:选手薪资结构如何?
A:基础工资(8000-15000元/月)+赛事奖金(按排名浮动)+商业代言分成
Q4:国际选手需满足哪些条件?
A:需持有效国际赛事签证,英语B2以上水平,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
Q5:团队如何处理选手伤病问题?
A:配备专业康复师团队,建立运动损伤预防体系,保险覆盖率达100%
Q6:训练期间如何平衡学业?
A:针对学生选手实行弹性训练制,提供线上课程同步支持
Q7:战队对选手形象有何要求?
A:需通过形象管理培训,遵守《电竞选手行为规范手册》
Q8:如何验证选手真实水平?
A:采用双盲测试机制(AI模拟+实战对抗),数据由第三方机构认证